江苏省调研银行暴利 利润呈现“非市场性”特征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812 1
银财吴江 发表于 2012-5-12 19:4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银财吴江:合理的利润分配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近一段时间来在利润获取上被冠上“暴利”一说,使得“银行业暴利赛烟草石油”,成为典型的温柔的“暴力行业”。

作为经济总量排名第二和制造业发达的省份,上年,江苏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315亿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三。

“银行暴利”引起了江苏高层的重视。根据江苏省政协的统一安排,在2012年全国“两会”结束后,由省政协经济界牵头就商业银行“暴利”一说进行了一次广泛的专题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江苏以省委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政协进行专题调研时,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原则上必须参加。这使得本次调研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4月9日,调研组成员、省政协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教授陆岷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银行利润超过80%来自存贷利差,这是当前社会对银行暴利认知的根本原因”,陆认为,现阶段高额的利润水平并非完全是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中国银行业未来要保持健康发展,利率的市场化改革需彻底。

银行利润呈现“非市场性”特征

《21世纪》:你有20多年的银行从业经验,对于银行“暴利”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陆岷峰:根据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认知和世界金融经验看,服务行业的利润建立在实体经济收入的再分配基础上,商业银行的利润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利益间的联动,一旦整体的经济系统出现风险,商业银行往往难以“独善其身”。

但我们国家目前的现实是,实体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时商业银行却赚得盆满钵满,利润水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表现出明显的非市场性特征。

用“暴利”来阐述当下银行盈利的状态,我个人认为并不全面,调研下来我们认为用“高利润”比较客观。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包括准入市场的相对垄断、利率市场化水平低、经济上升期资金供给不足等。

我认为目前商业银行还不能称为“暴利”行业,因为其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十分低下,不能仅用绝对额或一二年利润增长速度来认定其是“暴利”行业,如果这样全社会“暴利”行业就太多了,但商业银行高额利润以及有些个别指标带有“暴利”行业的一些特征。

《21世纪》:你们在调研报告提出,造成当下商业银行高利润的最大因素是存贷利差,能否具体解释下?

陆岷峰:对比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和金融市场 环境对银行高利润水平的影响重大,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利润来源以“高息差”收入为主。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高额的息差水平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表现为两方面的特点:其一银行业的利润来源中以利差收入占主导地位,占比高达八成以上;其二银行业占主导的利差收入中又以大规模的批发零售业务占主体。

尽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银行业的传统盈利模式,超过80%的高额息差收入依然是各大商业银行稳定的利润来源。

其中,非利息收入中以科技含量较低的代理、承诺费等手续费收入占绝大部分,非传统型的创新业务、中资银行等都少有涉足,而非利息收入和创新型业务的经营状况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又较为紧密,这就造成了在经济大环境走低的情况之下,银行业依然可以保证有高额利润收入不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近年来,制度设计偏差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以利率政策为例,一方面1993年以来,通过多次的存贷款利率调整,我国的存贷款利差逐步拉大;另一方面我国放开金融机构信贷利率上浮空间,但同时限制存款利率上浮,致使存贷利差持续保持高位,使商业银行坐享丰厚利润。
特意跟你分享,打赏偶鼓励下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微博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楼主| 银财吴江 发表于 2012-5-12 19:44 | 只看该作者
银行发展仍在初级阶段

《21世纪》:自改革以来中国也经历了多个经济周期,但为什么银行业的盈利增长没有受到宏观经济走势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影响?

陆岷峰:中国银行业的准入门槛极其狭窄,虽然目前国家采取了放宽政策,各类商业银行数量不断上升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竞争,即便如此,银行机构的准入依然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控制,这使得中国商业银行缺乏市场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垄断行业的特征,给获取高额利润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市场准入的垄断性造成中国银行业内部缺乏市场性和竞争性,加之政府部门对利率的严格监管造就了中国银行业“垄断性”利润的来源,这样企业的经营状况与银行业之间总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极其微小。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仍受“行政壁垒”的保护,即无论在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业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利润来源而不受实体经济经营状况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资金短缺的现实格局将会长期存在,这就使高额的息差收入成为银行利润的稳定来源。

近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持着高速的信贷扩张政策,银行业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GDP增速的二倍,这也造就了资金需求高涨情况下中国银行业高额的利润水平。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结构基本格局,而这其中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占比始终超过80%。

这种金融结构使得个人和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来解决,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维持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份额。

不难发现,我国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企业更多地向金融机构借款而非发行市场债券,导致银行趋向于依赖粗放式发展下的高额利差赚得高利润,而不去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

当然,中国居民有着高储蓄的传统习惯,也为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与实体经济共担风险

《21世纪》:在目前的状态下,银行应如何改革?怎样建立银行与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

陆岷峰:我们认为,现阶段高额的利润水平并非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背后隐藏的诸多隐患不利于银行业的长远发展。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政府不再直接决定资金的分配,应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其次,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金融,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必要条件,要按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要求来严格运作,新建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国际环境的金融监管体系。

再次,从世界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历史教训看,必须建立银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这就要改变银行业的准入垄断性和利率垄断性,减少对银行业的政策保护;对银行而言要将企业的经营情况与银行利润挂钩。

当然,商业银行本身要努力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大力发展创新型金融市场并提升服务全球的金融能力,这些是银行未来的重要收入来源和盈利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下一步传统信贷业务中所能分到的“蛋糕”将会越来越小。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意跟你分享,打赏偶鼓励下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银财 微博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银财:与百万会员/连接金融与生活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商务热线:

13912629552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5号创意园107B

邮编:215021 Email: banxco@163.com

银财苏州  苏ICP备09039951号

QQ- 黑屋- 银财吴江    |

苏州网贷联盟创始会员单位 | 苏州理财联盟创始会员单位 | 苏州金融科技创始会员单位